2013年10月5日,曾梵志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亿8044万港币的巨额落槌成交,一举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作品的最高价格。一时间,舆论哗然,批评家们众说纷纭,有人甚至直言“这是对人鉴赏力的侮辱”。
1.8亿港元——中国艺术家曾梵志,用《最后的晚餐》将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推向最高。对于1.8亿港元这样的天价,让很多人,包括艺术界和学术界的人来说都很不可理解。这幅画的价值在哪?为什么能拍出如此高价?一般来说学术界和评论家对于一幅非常有价值的画作或艺术品,要从几个方面来衡量;如:画家所处的年代,画家要表达的内容,画家表达的内容让观画者能否产生情感变化或是共鸣,以及当时画家的创作高峰等等。下面我们对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作品从多方面来解读.
曾梵志在当代来说是个高产,名气很大,算是很成功的画家。这幅作品是他创作面具系列时期的最大的一幅,面具系列是其创作中最具吸金的作品,也是其最早进入拍卖行的作品。此幅画面创作于2001年,是将圣经中的人物移花接木地用一些带面具的少年来代替,画面中被切开西瓜的鲜红的瓜瓤给人血与肉的印象,似乎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一种无言的恐惧和暴力。而时值2001年,国内并没有相应的历史性事件与之响应,其只是画家那时期的心理感受和艺术表达。但人们在观看其面具系列作品时,总会感到暴力和血腥的不适感。这也是曾梵志作品所能让人震憾的特点。
对于面具系列的作品,画家有这样一些经历:
为了自己的艺术发展之路。朋友帮他在三里屯找了个月租300元的房子。一个月后,曾梵志提了个箱子就来北京了。
“来北京还是挺孤独的,没有人跟你说话。我的普通话也不好。”异乡生活充斥着孤独感。三个月待下来,认识的还是过去那几个人。他最经常去的就是栗宪庭的家,在老栗家中坐着的他也经常不说话,只是说哎呀,接着叹气。
生活状态和社会境遇悄然“掌控”着曾梵志的创作。1993年初来北京时,他还在继续武汉时期的“医院题材”,“但觉得与我生活没有关系”,于是他开始尝试《面具》系列。
那时曾梵志经常遭居委会盘查:你没有北京户口,在这里做什么?他回答:我在这画画,我亲戚在这。所谓的亲戚,曾梵志说:“那时租房子要管房东叫表姐、表哥。”每当一个人迈步在京城街头,曾梵志觉得,自己就像戴了个面具,跟隐形人一样。
正是这个《面具》系列,让曾梵志在艺术上获得了学术和市场的双重认可。“面具”一度成为曾梵志的艺术标签,经过面具伪装的人物,内心透露的却是孤独、疏远以及冷漠。“大家觉得面具是个符号,与90年代初期的状态有关,给每个人贴个商标就觉得这才是艺术,我的面具系列也是这样被大家贴上一个符号。”
总则最后的晚餐也是面具的深层次的刻画,表达人们的在这充满竞争和相互挤兑的世界里,人人都用一幅假的形象示人,而期间却充满的血腥般的残杀,这种残杀可能算是人性的冷寞或是抢夺。
曾梵志一真是在现实与想象中寻找感觉的画家。其绘画表现手法是德国表现主义的语言,用普通人的眼光来看算是抽象主义了,半现实,然后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表达色彩所体现的感觉。
最后再引用一些学术界和艺术界的艺术家对于最后晚餐这幅画价值的肯定或否定言论。
艺术评论家朱其说:“曾梵志的作品没有理由卖到这么高。我认为还是一个地区炒作价格。在台湾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某一 香港画展《界线的共鸣》(10张)个艺术家的作品被资本疯狂追逐,但跃出这个地区,没有人认可这样的价格。”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曾梵志的天价作品在西方主导的系统之中,与国内的作品没有可比性。而所谓的系统,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圈子。“你进不了这个圈子,你就是外行,有好东西也卖不出好价钱。”“曾梵志的天价对国内很多人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是西方的定价系统和香港的拍卖系统合作的产物,与国内艺术系统不对应,也可以说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同时对于炒作,可能和事先约定有关:虽然卖了天价,但事实上,在拍卖落锤后交割后,可能还有很多外人不了解的协议方式。比如艺术家还会多送买家几幅作品,等于是买家出了一笔钱买了画家一批画。“但有些天价拍品即便是买一幅送一批,买家最后也不买单。”
对于作品和艺术品,有人觉得值,有人觉得高了。最真实的价格在艺术品市场是没有的,只有买家觉得值不值才是最大的价值,其他的多余的看法都是题外话了。